邯鄲農業生產一線見聞
育種育秧、農技指導、農資售賣……春風吹拂下,邯鄲各地一派春耕春管繁忙景象。
據了解,今年邯鄲計劃春播230萬畝,其中糧食90萬畝、蔬菜82萬畝、油料30萬畝、棉花23萬畝、其他5萬畝。截至3月18日,全市530萬畝冬小麥長勢良好,一二類苗占比超90%,為全年糧食穩產增產奠定了基礎。
農機智能化提升耕種效率
多光譜無人機遙感診斷苗情、北斗導航自動駕駛系統讓耕種更精準、卷盤式噴灌機澆灌無死角……在春季生產繁忙之際,智能農機裝備在田間地頭大顯身手。
3月11日,在磁縣講武城鎮小寨村,一架無人機在種糧大戶苗茹的麥田升起。在機手操縱下,無人機在麥田上空穿梭、定點拍照,數據同步上傳智慧農田平臺。不到10分鐘,田間管理意見反饋到苗茹手機上。“通過光譜分析,300多畝麥田的麥苗生長狀況一目了然。”苗茹介紹,植被指數圖中的紅色代表壯苗,占九成左右,部分壯苗需控制一下水肥用量;黃色、綠色代表弱苗,需加強水肥管理,適當“加餐”。
今年,磁縣冬小麥播種面積18.6萬畝。為精準掌握農田情況,該縣引入多光譜無人機進行科學巡田,通過精準數據分析,確定農藥和肥料使用量,提升農田管理科學性。
“安裝了北斗導航自動駕駛系統的旋耕機能頂十幾個壯勞力,比傳統旋耕機效率更高,每天多播種近100畝。”在雞澤縣東雙塔村,綠家園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栗飛域說,帶有北斗導航功能的旋耕機,只需按照播種要求設置好數值,就能在導航系統引導下實現直線播種,行距、株距和深淺都能保持一致。
3月14日,在館陶縣郭辛莊村種植大戶郭立超的麥田內,卷盤式噴灌機噴頭高速旋轉,一股股白色水柱澆灌到麥田內,嫩綠的麥苗上滿是晶瑩剔透的水珠。這套去年添置的噴灌設備一天能澆地三四十畝,比人工澆灌效率提升4倍左右,成本下降40%。
近年來,邯鄲積極落實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推進農機向智能化、信息化和無人化方向發展。“去年全市補貼農機具16511臺,受益農戶12975戶。農業農村系統組織了專業團隊,以集中培訓授課、舉辦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田間示范活動等方式,提升農機手作業水平。”邯鄲市農業農村局農機科科長賈玉良說。
農資貨源充足價格穩定
春耕春管,農資先行。3月14日,在曲周縣大河道供銷社倉庫,叉車將一袋袋化肥、一箱箱農藥碼放整齊。“目前倉庫內儲備化肥4000余噸、除草劑9.8噸、農膜21.8噸,無論種糧食還是種蔬菜,農戶一個電話就能送貨上門。”曲周縣大河道供銷社主任李志乾說。
今年,邯鄲市縣兩級農業農村部門成立農資保供專班,摸清春耕春管所需肥料、農藥供需情況,加強調劑調運,指導農戶做好儲備。目前,該市農資市場總體供求平衡,貨源充足,農資價格穩定。
邯鄲市供銷社系統啟動春耕保供專項行動,保障春耕物資量足、質優、價穩;建立農資質量追溯體系,全程監控農資采購、儲存、銷售等環節。
通過與物流企業合作,武安市供銷社組建20余支送貨小分隊,為偏遠地區農戶提供送貨上門服務;魏縣供銷社打造“縣級農資配送中心+基層社+農資超市+村級農資站”農資保供網絡,設置500余個經營網點,提供送貨下鄉、預約訂貨、延長營業時間等便民服務……截至3月18日,邯鄲市供銷社系統銷售化肥10.5萬噸,現有庫存化肥4.7萬噸。
農技人員進行面對面技術指導
“智慧化水肥一體化噴灌系統能節水30%、節肥20%。在農作物不同時期要調整灌溉頻次,特別需要注意滴灌末端堵塞問題。”日前,在魏縣車往鎮方里集村種糧大戶王慧的麥田里,縣農業農村局農技推廣站站長劉忠堂查看苗情,提醒注意事項。
連日來,魏縣農業農村局組織縣鄉兩級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戶提供面對面技術指導。農技人員深入不同地塊,仔細觀察小麥土壤墑情、麥苗分蘗等情況,指導農戶針對性開展病蟲害防治、精準施肥除草,農機檢修人員則對農業機械和灌溉設施開展檢修工作。
邯鄲市及早謀劃春耕春管工作,針對小麥苗情墑情特點,發布《邯鄲市2025年小麥越冬期苗情特點分析及早春管理技術措施》,利用廣播電視、互聯網平臺、手機短信等渠道,宣傳冬小麥管理技術。
今年是邯鄲市開展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的第三年,農技人員圍繞糧油單產提升集成先進技術,由點帶面開展技術示范,推動大面積均衡增產。邯鄲市佳潤農資公司、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支撐綠色噸半糧能力提升行動,邀請專家學者為農資經銷商、種糧大戶講授農業知識。邯鄲市還首次引進新型小麥鋤劃鎮壓機械,在磁縣八里鋪村小麥高產高效示范基地對農技人員和種糧大戶進行集中培訓。
“今年春季管理以控旺促壯、澆水補墑、除草防病為重點,精準施策,因苗制宜。全市1500余名農技人員與5000余名村級技術員對接,開展技術指導。”邯鄲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科科長王緒杰介紹,結合“一村一名技術員”“農技人員走基層送技術解難題”等活動,為奪取小麥豐收提供技術支撐。